天经地义的成语故事


天经地义

拼音tiān jīng dì yì

基本解释经:道;原则;义:正理。绝对正确;不能改变的道理。比喻理所当然;不可置疑。

出处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夫礼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,民之行也。”


天经地义的典故

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姬贵死后,按习俗由他正夫人所生的世子姬敬继位。但是,景王生前曾与大夫宾孟商讨过,打算立非正夫人所生的长子姬朝为世子。这样,姬朝也有资格继位。于是,周王室发生了激烈的王位之争。在这种情况下,晋顷公召集各诸侯国的代表在黑壤盟,商讨如何使用王室安宁。参加商讨的有晋国的赵鞅,郑国的淤吉、宋国的乐大心等。会上.晋国的赵鞅向郑国的游吉请教什么叫“礼”。游吉回答说:“我国的子产大夫在世时曾经说过,礼就是天之经,地之义,也就是老天规定的原则,大地施行的正理!它是百姓行动的依据,不能改变,也不容怀疑。”赵鞅对游吉的回答很满意,表示—定要牢记这个道理。其他诸侯国的代表听了,也大都表示有理。接着,赵鞅提出各诸候国应全力支持敬王,为他提供兵卒、粮草,并且帮助他把王室迁回王城。后来,晋国的大夫率领各诸侯国的军队,帮助敬王恢复王位,结束了周王室的王位之争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天经地义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不正之风 晋 葛洪《抱朴子 辩问》:“移不正之风,易流遁之俗。”
一轨同风 《晋书 苻坚载记上》:“一轨九州,同风天下。”
人才济济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62回:“闰臣见人才济济,十分欢悦。”
势力之交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张耳陈余传赞》:“势力之交,古人羞之。”
余波未平
二八佳人 宋·苏轼《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》诗:“二八佳人细马驮,十千美酒渭城歌。”
遗形藏志 汉·严遵《道德指归论·上德不德》:“遗形藏志,与道相得。”
喟然长叹 《论语·子罕》:“颜渊喟然叹曰:‘仰之弥高,钻之弥坚。’”
孜孜以求 孙犁《芸斋琐谈》:“因为他那种孜孜以求、有根有据、博大精深的治学方法,也为人所熟知了。”
繁文缛节 宋 苏轼《上圆丘合祭卞议》:“省去繁文末节,则一岁可以再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