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暇自逸的成语故事


自暇自逸

拼音zì xiá zì yì

基本解释暇:空闲,闲暇;逸:安乐,安闲。自己找空闲安逸。

出处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05回:“而乃自暇自逸,惟宫台是饰,必有危亡之祸矣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自暇自逸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自暇自逸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安内攘外 汉 张仲景《伤寒论 太阳病上》:“甘草甘平,有安内攘外之能。”
床上安床 南朝 陈 姚最《续画品 毛棱》:“善于布置,略不烦草。若比方诸父,则床上安床。”
鸥鸟不下 战国 郑 列御寇《列子 黄帝》:“海上之人好沤鸟者,每旦之海上,从沤鸟游,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……明日之海上,沤鸟舞而不下也。”
如履薄冰 《诗经 小雅 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
将计就计 元 李文蔚《张子房圯桥进履》:“将计就计,不好则说是好。”
群龙无首 《周易 乾》:“用九,见群龙,无首,吉。”
出头露面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:“孙二娘从小出头露面,况是过来人,惯家儿,也不害什么羞耻。”
色中饿鬼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5回:“一个字便是僧,两个字是和尚,三个字鬼乐官,四字色中饿鬼。”
纷乱如麻
粗服乱头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容止》:“裴令公有俊容仪,脱冠冕,粗服乱头皆好。时人以为玉人。”